古城绍兴,善行涌动。当危难突降,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用无畏的勇气和专业的技能守护生命之光。经个人申报或单位举荐,区、县(市)红十字会初审、市红十字会组织专家评议,第三批绍兴市无偿救护认定激励名单出炉,严峰等22人(集体)的感人事迹荣列其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在关键时刻化身生命守护者,用行动诠释大爱。让我们走近这些“急救英雄”,聆听他们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救护故事。
无偿救护人(一类)
严 峰 钱 坚
5月22日中午12:25,嵊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接到警情,东桥水域有人落水!多名救援队员火速奔赴现场。5分钟内,红十字救援身影已集结河岸。面对湍急河水,水性过人的队员钱坚毫不犹豫地率先纵身跃入河中,凭借娴熟的救援技巧和“一圈一杆一绳”专业防溺水装备,迅速将溺水者营救上岸。岸上生死时速同步开启!队员严峰立即接手已无意识的溺水者,他快速清理其呼吸道,随即展开持续性心肺复苏操作。沉稳有力的每一次按压,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夺生机。
从水中施救到岸上心肺复苏操作,历时12分钟,两个环节无缝衔接,直至救护车到达。随后,溺水者被紧急送往嵊州市中医院进一步救治,成功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无偿救护人(二类)
王建华
1月16日傍晚五点多,杨汛桥紫薇小学校门外,家长们正等待接孩子放学。突然,人群中传来惊呼声,一位老伯毫无征兆地重重倒地,满脸血污,意识丧失。正在校门口值岗的王建华校长闻讯赶到老伯身旁,他立即俯身检查,发现老伯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千钧一发之际,王校长沉着冷静,一面指挥周围家长拨打120,一面迅速解开老伯衣服,开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紧张的施救持续了四五分钟,在王校长持续的救护下,老伯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意识也开始清醒,缓缓睁开了眼睛。然而王校长没有放松警惕,依然蹲守在老伯身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待120的到来。120到达后,王校长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伯抬上车,又详细地向医生说明发病经过和救护过程。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才悄然返回工作岗位。
经过医院后续治疗,老伯已康复出院。医生表示,正是现场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为老伯抢夺了生机。老伯的女儿专程来校表示感谢。面对赞誉,王校长谦逊地说表示:“能将平时所学的应急救护知识用于救护他人,我感到十分欣慰。”
赵何晓
3月20日上午,一名市民在街边行走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现场群众迅速启动“双线响应”:一路紧急拨打120,一路紧急呼叫附近的西堰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在坐诊的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何晓医生接到求助,立即向接诊病人说明原因,火速奔赴现场。检查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情况危机!他当即跪地解开患者衣领,双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争分夺秒实施心肺复苏术。
约5分钟后,120急救车抵达。赵医生边按压边清晰汇报病情,急救团队迅速接手,同步展开专业处置。在患者恢复心律后,随即转送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目前,该市民已康复出院。
无偿救护人(三类)
华宏昊
2024年12月13日晚9时许,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华宏昊在越城区华联银泰城一楼休息区,突遇一名30岁左右男性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因无法控制身体瘫倒在椅子上。时值商场周年庆活动,舞台音效震耳,现场人群密集,仅有少数人察觉异常却因患者症状不敢上前。
华宏昊出于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前,根据发病症状迅速判断为癫痫发作,他当即疏散围观群众,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口腔鼻腔充斥血色分泌物,他立即清理防止发生窒息,并将其头侧向一边,保持气道通畅,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他协调商场人员开辟急救通道、维持现场秩序。急救人员抵达后,华宏昊细致地交代患者发病的情况,直至患者恢复意识后放心离开。
应 乐
3月5日傍晚6时40分,绍兴市人民医院门诊护士应乐下班途经鲁迅小学,恰巧碰到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士被一辆小轿车擦碰后,重重摔倒在地。女孩手部和腿部疑似骨折,无法动弹,只能躺在车流穿梭的马路中央,情况危急。应乐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就地展开救护。
“我是护士,你人怎么样?”她迅速跪地检查女孩伤情,发现女孩右前臂肿胀变形、左腿活动受限,她一边安抚受伤的女士,一边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又联合热心市民将这位受伤女士转移到安全区域,全程陪伴在其身侧。
急救车到达后,应乐协助急救人员完成包扎、固定和搬运,直到救护车离开,才默默离去。由于施救时全力托抱伤者,应乐不慎拉伤腰部旧疾,对此她淡然一笑:“当时正值晚高峰,车流密集,车速又快,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发生二次伤害是最重要的。换作其他医护人员路过都会这么做,守护生命是我们的本能。”
王俊、高坤阳、李赞权
4月9日23时许,诸暨市公安局安华派出所民警王俊率“新安华人先锋队”义警高坤阳、李赞权巡逻至安华镇大陈江桥,发现江中有异光闪烁。三人不由得心里一惊,急奔岸边,手电照射下发现一名老人被渔网缠绕,半身沉浮,命悬一线!民警王俊和义警高坤阳来不及脱下衣服,双双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江水中。两人协力撕扯缠绕的渔网,一起奋力将落水老人拉向河岸,义警队长李赞权岸边俯身接应。
救上岸后,发现老人呼之不应,呼吸微弱,民警王俊即刻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同时指令队员拨打120。经过持续的救护,老人慢慢恢复了生命体征。李赞权迅速取来羽绒服为落水老人保暖,防止失温。120到达后,三人协助抬运并陪同送医。经救治,老人康复出院,家属泣谢:“你们救了我们整个家庭!”
徐雪凉
6月8日晚20时许,徐雪凉像往常一样驾驶着805A路公交车由安昌公交站开往秋湖公交站。当车辆停靠在“万达广场(西)”站点时,他突然听到站台上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徐雪凉循着声音望去,发现是一名女士正带着哭腔向周围的人求救。而在她身旁,一名大约十余岁的孩子,看起来面色涨红,呼吸急促且困难,双手本能地呈“V”字形扣着自己的咽喉处。
“不好,情况不对!”徐雪凉向车上乘客说明情况后,迅速下车冲向孩子。据孩子的母亲描述,孩子可能是被糖果卡住了喉咙。此时,徐雪凉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前不久在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时所学的应急救护知识,判断该孩子应该是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了。他迅速绕到孩子身后,双手环抱住孩子的腰部,一手紧握空心拳,置于孩子肚脐上两横指的位置,另一只手包住此拳,双手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内向上进行冲击。一下、两下、三下……伴随着一声急促的喘息,孩子终于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糖果。随后,孩子的呼吸也变得顺畅,脸色也逐渐恢复。
看到孩子转危为安后,徐雪凉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当面对孩子母亲的连声道谢时,他摆了摆手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吧。”说完话,徐雪凉又匆匆地返回驾驶室,继续投入到公交的运营工作中。
生命无价,善举永恒!让我们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生命守护者致敬!也期待更多人学习急救技能,加入守护生命的接力,让古城绍兴处处充满温暖与希望。